來源:新華網
內容:
新華網上海7月28日電(記者 何欣榮)嚴峻的環境問題,推動我國環境治理一步步升級。多名環保界人士在27日召開的中國環保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,隨著大氣污染防治、水污染防治等行動計劃的出臺,相關投入將達到萬億元級別,有力拉動我國環保產業發展。
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,部署了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。環保部正在牽頭制定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。環保部污染防治司汪濤處長表示,預計整個行動計劃的投入將達到1.7萬億元。其中僅脫硫脫硝一項,新建項目投資需求將達到1350億元。
除了大氣,還有水。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司長趙英民表示,2012年我國發布《環境空氣質量標準》,對治理PM2.5起到了積極意義。目前環保部正在修訂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,這是繼空氣之后的又一個重要環境標準。該標準希望在今年年內公布征求意見稿。
與標準相適應,《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也在緊張制定中。汪濤表示,這個行動計劃的投入預計達到2萬億元。
國家加大環保投入的預期,在資本市場激起波瀾。統計顯示,今年上半年,A股環保板塊的整體漲幅達到38%,大幅市場。
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副巡視員馮良表示,發改委將通過一系列政策,支持環保產業發展。比如在投融資方面,今年上半年發改委通過創新企業債發行的方式,支持湖南省募集近50億元的環保資金。中金公司投行部董事總吳波表示,目前環保類上市公司市值占A股總市值的比例不到2%,與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很不相稱,未來要繼續支持環保企業上市融資。
一系列支持之下,各方對環保產業的前景非常看好。趙英民說,環保產業原先定位為環境治理提供支撐,目前已上升到拉動內需、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地位,這是一次從“配角”到“主角”的變化。汪濤表示,“十一五”期間,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累計產值超過7萬億元,增加值約2萬億元,接近全社會環保投入。“十二五”期間,節能環保產業累計產值預計超過10萬億元,增加值將超過環保投入,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。
“從各種條件看,環保產業正處在外部發展環境為良好的黃金期。”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文一波說。要抓住這個機遇,一方面要求環保企業提升核心技術,加快業態調整,從單純提供環保設備到提供環境服務。另一方,需要國家完善各種政策和法律法規。